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收集3篇)

时间:2024-10-06 来源:

农村物流配送问题范文篇1

[关键词]市场流通连锁超市配送

2005年3月,商务部展开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确立了3年内在全国选择部分县市培育25万家新型“农家店”,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的目标,并且取得了显著成就。2006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已建成了1316家配送中心、135775个农家店,吸纳富余劳动力51万名,受益农民约1.4亿人,扩大农村消费约400亿元(商务部,2006),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业的发展,繁荣了农村市场。在实际运行中,“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受到了农村经济环境、消费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一、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

1.农村分散化的生产经营与连锁超市的经营需求不相匹配。我国大多数农村生产经营以家庭和农户的分散经营为主,规模较小,管理水平和组织化水平比较低;所供应的农产品供应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质量参差不齐。

2.缺乏物流龙头企业。农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而村镇销售网点严重不足,商品质次价高,售后服务不完善,不配套等,均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物流业作为微利性行业,特别是仓储业、货运业毛利更低,因而缺乏龙头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严重制约了农村物流业的发展。

3.物流配送水平低。表现为: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装备差,物流人才缺乏,物流成本高,物流结构不合理,物流过程增值能力弱等多方面。

4.不成熟的消费环境和农民消费意识影响了农村物流配送水平的提高。农村连锁超市多远离城区,特别是边远乡村、山区农村山高路远、幅员辽阔、人口分散、店铺大多经营规模小、商品统一配送运输成本高、经营风险高。农村经济收入低,部分农民品牌意识不强,商品只求价格低廉,不求品牌质量,对从正规渠道进货的农村连锁店、超市经营带来很大冲击。

二、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策略

1.创新农村连锁超市物流流通理念和流通组织方式。农村连锁经营是先进管理在农村链条和范围内的延伸,是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在流通领域的体现,反映了先进生产力的要求。连锁企业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服务规范”输出品牌、管理模式、商品货源等,用直营、加盟等方式将现代经营理念、营销方式,与连锁网点一起由城市延伸到农村,取代了以个人和家庭为主的农村固有的流通模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了以分散农户为物流起点的现状,能够消除农产品物流的杂乱无序,加速了农村流通领域的创新,而且进一步改善农村流通方式,为农民提供了高品质的消费服务,提升了农民消费档次。这是在农村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

2.改善配送方式,拓展物流配送渠道功能。目前,农村连锁超市物流配送渠道主要有流通企业配送中心、农村粮食和供销社系统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从实际运行来看,流通企业配送中心、农村粮食和供销社系统和第三方物流配送系统三种配送方式都面临着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应由单独配送转向混合配送。即:配送业务一部分由企业配送中心完成,另一部分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尽管配送业务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易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并使管理简化,但由于连锁超市经营的商品品种多、规格不一、销量不等情况,采用这种配送方式超出一定程度后不仅不能取得规模效益,反而还会造成规模不经济。而采用混合配送,合理安排超市自身完成的配送和外包给第三方完成的配送,能使配送成本最低。

3.优化配送网络建设。用先进的物流技术、提高配送中心的技术含量、引进现代物流的管理模式,构筑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统,是农村连锁超市发展的关键。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构建完善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管理是以信息化为基础的管理活动,没有信息化的支持,就没有现代物流管理。连锁超市应逐步构建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如物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MIS)、决策支持系统、射频标签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OS)、销售时点信息系统(POS)、自动补货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等,使整个连锁超市的采购、分拣、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作业系统有机地联系起来。尽快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二是提高标准化的应用水平和程度。不仅要加强门店标准化建设,更要做到主营业态的标准化。要加强销售、顾客服务、品类管理等的标准化建设。销售标准化是对商品陈列、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予以标准化。顾客服务标准化就是要通过流程和内容的标准化来实现对服务水平的量化考核,这是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品类管理的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品类分析、品类评估、商品淘汰和引进的标准化流程使门店的销售管理得到进一步的简化,从成本结构和毛利结构两方面分析商品在超市中的经营价值,为采购中心提供有价值的指导方向,这是适应消费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和资金周转率、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加强条形码技术应用,不仅要在POS上应用条形码技术,在库存、分货拣选等方面也应大力应用条形码技术。

三是配置特色商品。既要保证商品质量的可靠、安全,又要符合农民的消费层次。鉴于农村消费特点,可定位于二、三线的品牌商品和企业自主开发的自主品牌商品。商品品项可包括:农民日常生活所需生鲜、食品、副食、日用品、劳保用品;部分农村日常生产所需小型农具、小包装农肥、农药;消费类、农资、农技类影音资料等。

4.推进“一网多用”,搭建农村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逐步建立以日用消费品流通为主体,集消费品与药品、农资、农产品收购、文化、科教于一体的综合购物和综合服务网络。

5.培育连锁龙头企业。龙头企业能够有效地促进门店向产供销一体化发展,造就大批品牌忠诚者,产生可观的经济效应。通过资本经营、产权重组兼并等形式,尽快把规模小、实力弱的连锁企业改造成大型连锁企业。在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培育名牌连锁企业。

参考文献:

[1]齐永智:(2004),农产品超市:未来农产品销售的主渠道[J],经济论坛,21

[2]商务部.(2006)关于印发《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3]宋玉军:(2006),试析连锁超市向农村扩张的积极效应[J],商业时代,3

[4]于璐娜.(2004),弛连锁让农村市场活起来,中华合作时报[N],1493

农村物流配送问题范文篇2

电子商务泛指一切通过电子方式开展的贸易活动,B2C代指企业与顾客之间的电子商务。近年来,借助于信息网络技术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快速普及,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迅速增长。农村居民已成为我国B2C电子商务的重要潜在消费者。当前,物流配送是制约农村地区BtoC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相比城区物流配送,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客户分散,专业物流公司少,这均加大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难度,因此,研究探索农村地区开展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新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BtoC电子商务配送的主要的产品是农用生产资料与日用消费品,配送的模式多采用邮政物流的运作模式,借助中国邮政在农村地区网点,将农村居民在网上采购的产品配送至各乡镇网点,农户再上网点去取,或是由邮政网点送货到门。相比在城区开展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农村地区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单位成本高、配送时间长,且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尚未开展快递业务。

1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整体解决方案

1.1开展农村地区客运班车系统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基础条件

当前,随着我国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物流业发展必需的农村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村客运班车系统已逐步完善,大部分县区的已建立了线网覆盖全、站点设置丰富、运输能力强的客运班车系统,有的乡镇甚至建立了多条直达省会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客运班车线路。在农村地区开展BtoC物流配送工作,将电子商务的配送网络全面覆盖至广大农村地区已具备了较好的条件。且开展此项工作还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一方面可进一步加快农村商品与城市商品的双向流通,同时也可以减少农村支线客运线路由于运力需求波动大而形成的亏损状况[1]。

1.2整体框架

如图1所示,整个配送体系涉及第三方物流企业、BtoC电子商务企业群以及农户。BtoC电子商务企业群为商品的卖方,负责商品的网上销售,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则利用区域内城际、县际客运班车系统将货物送达到广大的农村地区。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时收集来自BtoC电子商务企业的农村地区商品配送需求,同时周期性的收集区域内城际、县际客运班车的开行状况信息,按照配送时间最少、配送距离最短、周转次数最少的原则,利用区域班车系统将商品送达到农户所在乡镇或村的客运站,再由客运站将货物直接送达到农户手中,或通知农户到客运站提取。区域配送中心可设在区域内客运班车线路覆盖较全中心城市客运站场,如省会城市的中心长途汽车站;县域/乡镇配送点可设在各县级区域或乡镇的中心客运站,而中转站则为市级、县级以上的地区的客运站。

1.3作业流程

如图1所示,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的作业流程可描述为:农户通过网络访问BtoC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站选购商品,并下达订单。BtoC电子商务企业将农户的订单发送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配送信息处理系统,配送信息处理系统综合订单信息与客户班车信息,按照距离最短、时间最短、周转次数最少的原则制订出最优的配送方案。并将配送方案发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呼叫中心,呼叫中心依据配送方案,向相关区域配送中心下达到BtoC电子商务企业去取货的指令、以及向执行货物配送的各客运车站的汽车班次下达执行指令,同时呼叫中心还向农户发送货物送达的具体时间,通知其去取货,或呆在家里收货。货物送达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BtoC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双方的结算系统与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资金结算。

2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整体实现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2.1配送车辆的载物仓设计

大部分的客运车辆均有较大行李箱设置在车辆的底部两侧,只要稍加改造就可成为装运配送商品的有效容器,可在车辆的行李箱位置隔出一定的空间作为专用的配装容器,并加装适当的货物保护装置,同时定制统一的配送箱,将货物在配送中心按配送车次统一装箱。这样即能有效的利用货物配送的容器,又方便的货物的装卸与搬运。

2.2最后一公里配送的实现

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实现是影响整个配送体系运作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客运班车线路不可能完全直达到每村每户,要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具有较大的难度。实践中可通过合理设置基层配送点、电话约定取货的方式来有效解决。每个乡镇或较大村的中心客运站可设置成配送点,若乡镇或村没有客运站,则可依据实际情况,在客运线路途经便利店当中选取一些规模较大、周边人口较密集的便利店作为配送点。另外,对于一些未设置配送点的区域,可由客运司机在客运班车发车起运时与农户约点交货的具体时间与地点,等车辆到达时双方交接货物。

2.3配送路线安排

在基于区域客运班车系统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中,配送线路选择及客车班次安排是决定配送效率与配送成本的关键问题。由配送模式的特点可知,将一单商品从配送中心送给客户实际上就是在区域内寻找一条从配送中心到距客户最近的配送站点运输时间、路程最短、周转次数越少的客运线路。

(1)问题描述

其问题可描述为:设区域内一配送网络有n个配送点,配送中心为V0,配送点为V1…Vn-1,有m单商品需要从配送中心配送到各配送点,配送网络内各点的客运班车开行的线路与时间固定,每单商品的最迟允许到达时间为T,每单商品在任一配送点中转所需时间为L,成本费用为K元,每单商品配送成本为G元/km,每辆车的最大装载能力为h单,求满足以上条件各单商品成本最少的配送线路。问题假定配送任务均要在一天内完成。

(2)问题求解的基本思想

根据每一配送任务利用Dijkstra算法[3]求配送中心到配送任务点的最短路,并根据配送要求的最迟允许到达时间、各结点的客运班车开行情况判断最短路是否有客运班车通行。最后根据各配送任务的配送货物单数安排货物配送。

(3)算例求解

设有5个配送点V0,V1,V2,V3,V4,V0为配送中心,其他点为配送点,其路网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的数字表示两点间的距离,单位为公里。配送任务如表1所示,区域内客运班车的开行情况如表2所示,各条线路的班车为对开,运行时间与出发时间相同。设每量客车的最大装货量为2单,最迟允许到达时间为当天下午3点,周转费用为30元/单/次,周转时间为0.5小时,运输费用为1元/单/公里。

其求解过程如下:

第一步:利用Dijkstra算法求配送中心到各配送任务点的最短路,在标注弧标号进要加上中转点所需的中转费用。如图3所示。

第二步:根据最迟允许到达时间的要求,由终点倒推起点的最迟发车班次。若不可行,则将此最短路从不可行配送点断开,转第一步。若可行,则输出最短路的配送客运车辆班次。根据第一步的结果,检查发现因从V0到达V3的客运班车时间晚于15点,所以不可行,将V0至V3的弧断开,返回第一步,重新标最短路,如图4所示,经检查,各线路客运班车班次均可行,线路客运班车的检测方法可借助表4加以检查。其检测方法为:先根据最短路的班车开行状况,将各点各班次发车与到达时间列于表中。再从终点向起点方向检查,若某点的发车时间加上中转时间0.5小时早于该点最早车次的到达时间,打‘×’,中止检查,若某点的发车时间加上中转时间0.5小时晚于该点最早车次的到达时间,则进一步向前检查,直到起点,并打‘√’,利用该检测方法,还可计算出V0至V3配送量为一趟,共2单,V0至V4的配送量为二趟,共4单;V0至V1的配送量为三趟,共6单。同理可检测V0至V2的最短路可行,配送量为6趟,共12单。

最后根据各配送任务的配送货物单数安排货物配送,全天班次的班次安排,可按配送可行性检查表进行,配送时间越远的地区越先按排发车。

农村物流配送问题范文篇3

一、现阶段农村网购实情与存在问题

(一)网购意识还不强

自从2003年淘宝出现,我国的网购行业就开始飞速发展,如今,在大中小城市中,淘宝已经成为了最流行的购物方式,网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也冲击着实体店铺。虽然近几年农村网购行业也得到了发展,但是与城市网购行业相比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农村人民的网购观念还不强造成的,许多农村居民对网购没有正确的认识、没有自己进行过网购、网上消费意念还不够。

(二)电子支付还不够普及

对于传统的农村居民来说,只有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是安全的,像网购这种先支付、再收货的交易,很多农村居民并不信任,害怕受到欺骗。而且在传统的交易中,人们主要是使用现金进行支付,在网购中却只能使用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电子支付平台,农村居民对这些平台了解程度不高,使用者也比较少,这就限制了农村居民进行网络消费的途径。农村对于电子支付的不信任给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难度,因此,目前,想要发展农村网购行业,就必须在农村地区普及电子支付知识,使农村居民尝试、使用并信任电子支付。

(三)网购服务终端在农村建设不足

网购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网购服务终端的建设,以往,电商企业和物流企业都把服务终端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城市中,忽略了农村网购服务终端的建设,使网购在农村难以推广开来。面对农村网购消费存在诸多不足,国内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开始进行农村网购服务终端的建设,以便有效地改善当前制约农村网购的问题。中国邮政已建成近百个县级运营中心,拟在全国近几年,为了发展农村网购行业,阿里巴巴、中国邮政等网购平台和物流企业大力推进了农村网购服务终端建设,给农村网购带来了便利,但是当前农村网购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潜力,因此,在未来网购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依然要把农村网购服务终端建?O放在重要地位。

(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不足

如果把网购行业比作一座摩天大楼,那么物流配送体系就是这座大楼的钢筋,是整个楼体的支撑。如果物流配送系统达不到标准,那么网购观念再普及、电子支付再推广都是徒劳无功的。当前我国物流体系中,只有国家管制的中国邮政能配送到全国的村庄,其他的物流公司最多只能配送到镇,因此,住在村里的居民网购收货非常不便。而且,相比与城市物流系统,乡村配送因为地区散,路程远等问题,造成成本过高。如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建设农村物流体系是新阶段我国农村网购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

二、如何农村网购的发展

(一)普及网购观念,培养网购意识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的消费欲望增强,但是农村销售行业的水平却没有做出对应的提升,许多农民需要的商品无法在农村购买,这对于我国拉动内需和改善农民生活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农村普及网购观念,培养农民的网购意识,这样既可以解决改善农民生活的问题,又能够推动经济增长。在这方面,政府的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授课等方式教会农民如何进行网购,给农民进行网购观念的普及,使农民尝试到网略购物的便利,电商平台可以通过打折、发放优惠券等形式吸引农民的目光,让农民逐步培养网购的习惯,以此就可以在农村普及网购观念,推动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同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二)加强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

物流配送体系是网购行业的支柱,只有确保农民网购的商品能够及时安全地送到农民手中,才能持续的激发农民的网购热情。因此,为了推动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我国必须要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首先,国家相关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其次,各大电商平台和快递公司也要注意农村物流配送点的开发,这样,才能够健全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以此推动农村网购行业的发展。

(三)建设农村网购服务站点

当前,许多农民想要尝试网购,但是由于缺乏网购设备和网购经验而不敢轻易尝试,因此就需要一个专业的机构来为农民提供网购服务。电商平台可以联合政府、物流企业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建设一个农村网购服务站点来专门负责周边一个或几个村子的网购服务,这些站点应该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网购设备,为农民提供选货、下单、收货、售后等一体化服务,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农民网购更加方便、安全。

(四)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带头作用

当前我国农民工数量繁多,而且普遍年轻化,这些年轻的农民工长期在大城市工作,对网购非常熟悉而且很喜欢网购,因此我们可以发挥新生代农民工的带头作用,以此推动农村网购的发展。这些农民工返村时,会带来新鲜的电子产品等网购设备,而且他们又普遍有网购的习惯,其他农村居民会因为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理跟随新生代农民工尝试网购,这就有利于网购在农村推广开来。

【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收集3篇) 】相关文章:

三年级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25

我的日记精选(整理4篇) 2024-08-24

三年级日记精选[5](整理3篇) 2024-08-24

我的日记精选10(整理6篇) 2024-08-23

我的日记精选6(整理3篇) 2024-08-19

寒假趣事日记精选1(整理9篇) 2024-08-16

优秀日记[精选](整理5篇) 2024-08-12

城市道路交通现状(收集3篇) 2024-10-06

农村物流配送问题(收集3篇) 2024-10-06

中秋节英语作文200词 中秋节英语作文100带翻译 2024-10-06